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老年医疗护理试点来了这些地方率先试水,部分医院将转型护理院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日前,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开展老年医疗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的地方经验和典型做法,试点时间为1年。

  试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山西、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陕西等15个省份。

  从本次试点任务来看,主要包括增加提供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床位数量、加强老年医疗护理从业人员培养培训、开展老龄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试点等。

  《民生周刊》记者在查阅资料中还发现,关于老龄人养老问题,官方并非第一次关注,先来看看这些案例。

  广州实施“高照险”

  89岁的钟婆婆,入住广州市花都区某护老院快4年了,4年前钟婆婆中风后一直卧床不起,左侧肢体偏瘫,并伴有高血压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也长期需要人照料护理。

  钟婆婆子女都在外工作,无法长期在家照料老年人,只能将老年人交由护老院照护,并支付每月3733元的费用。

  自“高照险”政策实施后,2019年8月份开始,钟婆婆就可以享受待遇,接受来自专业护理员的照料,为她检测血压、做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关节被动运动训练、指导高血压饮食等。

  如今,钟婆婆每个月都可以获得“高照险”500元的待遇补贴,累计已获得待遇补贴4000元,一定程度为其家庭减轻经济负担。

  天津河西区“长护险”

  今年86岁的韩大爷患脑梗近20年,最近几年因为病情加重,只能卧床,平时由大女儿照顾,生活压力很大。

  9月初,韩大爷通过失能等级评定,申请了长护险。每周,专业护理人员都按时上门为他提供服务,不仅提高了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护理费用的报销也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为什么要这样高度重视?

  来看下这组数据: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2.54亿人,占全人口数1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1.67亿人,占全人口数11.9%。失能、半失能老龄人超过4000万,对专业的医疗、护理、康复、药学、安宁疗护等医疗服务呈现庞大而刚性的需求。其中部分行动不便的高龄或失能老龄人,对居家医疗服务需求非常迫切。

  我国养老呈现“9073”的格局

  《民生周刊》记者梳理发现,在此前召开的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表示:“我国老龄人大多数都在居家和社区养老,形成‘9073’的格局,就是90%左右的老龄人都在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龄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龄人入住机构养老。”

  面对“9073”的养老格局,我国提出了相对应的举措。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王海东补充道,医养结合服务的重点还是放在居家和社区,主要围绕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把老龄人作为重点人群,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满足老龄人的需求;为老龄人提供上门巡诊、家庭病床、护理等老龄人迫切需要的服务,特别是满足失能、重病、高龄的老龄人的刚性需求;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增设养老床位。

  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发展是必须的!

  《民生周刊》记者发现,已公布的工作方案提出,试点地区要根据区域内人口老龄化情况和老龄人医疗护理服务实际需求,结合“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引导区域内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院,或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护理站、护理中心等,增加护理院(站)和护理中心的数量。

  为何一二级医院要转型发展?专家回应

  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表示:“现在不少一二级医院面临生存问题,转型发展是必须的,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都是不错的方向。此外,全国失能半失能人口至少在四千万以上,护理床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大量的失能、半失能人口还在家里,由家人看护。发展家庭照护床位、家庭护理床位,对于提升健康老龄化水平至关重要。”

  总之,更加灵活的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方式值得期待

  人人都希望老年也能维持生活质量,过健康无忧的生活。对此,官方已作出回应,切实增加老龄人医疗护理服务供给,精准对接老龄人多样化医疗护理服务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接下来,新政策将会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转型,发挥家庭医生作用,完善护理服务供给体系,保障好老龄人的护理需求,搭建一个健康的老龄社会。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